童年记忆中的丧葬文化

宅鱼吧 10天前 20

  以前的人去世,要请先生来做法诵经超度逝者,还要请哀乐团队来敲锣打鼓,鼓声锣声响彻整个村子,周围的人都知道是哪家办白事了,前来送白事钱。
  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吃几顿饭,见证曾经熟悉之人的离开,话题大部分都围绕已逝之人:去世的原因、生前的所作所为、身后的儿女子孙……或叹息,或摇头。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却吃过很多次白事饭,印象里只剩下锣鼓喧天,经幡飘挂,花圈沿着房子摆放,人声鼎沸,嘈杂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哭丧的声音,念经的声音,送逝者上路的哀乐去,男女老少在一起的交谈声……
  小时候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场合下逝者至亲之人的感受,即使看见披麻戴孝的一大屋子人哭哭啼啼,只觉得是仪式的需要,在我看来是很神秘和值得尊重的。后来我幺婆去世,真真切切模仿大人哭过一回,幺婆在世时,我已经能记事了,依稀记得她是一个性子温和,矮小的老妇人,两家走的比较近,我也经常跑过去玩,后来,不知怎么就去世了,那个时候还不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人生病了就会去世,只记得也是锣鼓喧天,幺婆就躺在棺材里,我害怕又好奇,多次想上前去看看但又不敢,看见亲戚们哭的难受,独自一个人跑到鱼塘边哭起来,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感受,不是悲伤,是觉得幺婆躺在那里再也不能醒来,以后再也不能看见她,大家都在为这种事哭,所以我也哭,我记得很清楚,我大哭一场后立马就止住了眼泪,然后继续参加丧葬仪式,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只能算作在这样悲伤的氛围下体验这样的情绪,让自己也参与到这个仪式当中来,不能算作真正的悲伤。
  每次的丧葬仪式都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我觉得白事先生口中的颂词配合敲锣打鼓的哀乐极具神秘感,像是某种仪式的咒语。以前我还记得摆放逝者的屋子会挂很多画,那个时候年纪尚小且还不识字,对很多已经模糊了,只记得满屋子的怪画很庄重和神秘,我记得那些一幅幅图片配有文字,我并不认识那些字,却总是靠着图片努力猜测,现在还记得一幅图,是一个人面目狰狞地在一口油锅里挣扎,油锅下柴火烧的很旺,旁边有一个凶神恶煞的人拿着铁叉叉向他,诸如此类的图很多,全是一些惩罚人的方式,我知道那是下地狱受惩罚的意思,图中的人凶神恶煞看起来很可怕,但我依旧喜欢靠着图片揣摩画想要表达的意思,还记得有很多的神佛,还有什么祖,反正是一些具有特异功能受人尊敬的神仙,满屋子的神佛与恶鬼,好像人死后要经历一场神与鬼的审判。
  还有花圈,每次我都会观察白事的花圈,上面的塑料假花各种颜色搭配,或者再配上金闪闪或者银闪闪的细塑料花,很是好看,花圈的大小都一样,用竹木架子搭出框架,白色的纸打底,上面用不同颜色的花一圈一圈扎出不同的图案,上面还会挂两张白色的纸条,用毛笔写上是谁送的,我以前会观察颜色的搭配,最不喜玫红色的假花,最喜欢青色或者蓝色的花圈,每到一家我还会观察花圈的数量,有一些会给逝者送很多花圈,数量高达十几个,放成一排,很是壮观。
  还有给逝者烧去的纸房子,希望逝去之人到阴曹地府也有房子住,我曾经观察过制作过程,手艺人先用细青竹条搭建一个房子框架,一般都制作的很大,框架一般要搭个一两天,最终搭成一个错落有致,结构复杂的竹条架子,然后再用米糊把彩纸糊在框架上,彩纸一般是窗户和墙面,彩纸的花纹和样式也非常的好看,有一些是各色的花型和图案,有一些是形状各异的窗户,再配上各种奇珍异兽,最常见的是龙和明珠,有一些还会制作阁楼和好看的屋顶,最后看起来是一座很漂亮的宫殿,看起来很气派,金碧辉煌的,还有一些会将衣服,首饰,家电等等打印在彩纸上,贴在纸房子上,一同烧给去世的人,希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富足,这是后人的精神寄托也是对亡者的最后关爱和怀念。

  现在长大了,在忙碌的城市生活和工作,远离了家乡,偶尔回家参加一次亲戚的离世仪式,很多仪式都简化了,哀乐声也没有以前那么悲鸣,只是在平静地宣告某个人的死亡。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