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躺上床,胡思乱想。想到 2222 年 2 月 2 日,当然还可以再加上 22 时 22 分...这么整齐的一天,我是看不到了。而这只是区区不到 200 年以后。
有些数字构成的年份,特别是难得的整数和清一色的数就是有着更令人着迷的引力。
比如 2000 年,千禧年,以人类的寿命来看,能经历一次,实属「千年等一回」,各位应该都是亲历者。
说回 2222 年 2 月 2 日,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大多数人类都会迎来一个周末,好上加好。
于是再大胆假设下:那 22222 年 2 月 22 日、222222 年 2 月 22 日和 2222222 年 2 月 22 日...以及更远的清一色 2 的那一天也是星期五吗?
还真是。
计算方法概述
1. 儒略日数 (JD):从公元前 4713 年 1 月 1 日中午 12 点起计算的总天数。我们以 2000 年 1 月 1 日(JD = 2451545,已知为星期六)作为基准日期。
2. 星期计算公式:JD 通过模 7 运算转换为星期几,使用公式 (JD + 1) mod 7,其中:
- 0 = 星期日
- 1 = 星期一
- 2 = 星期二
- 3 = 星期三
- 4 = 星期四
- 5 = 星期五
- 6 = 星期六
3. 公历 400 年周期:公历每 400 年重复一次,因为 400 年有 146097 天(400 × 365 + 97 个闰年),而 146097 ÷ 7 = 20871(整除),所以每 400 年星期几的模式完全相同。
在这些遥遥不可及的星期五里,如果有人回想起,我们大概已被成为「古人」。
而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回望我们的古人,也有特别数字构成的时间让我好奇。
1111 年呢?是可以遇到「整齐划一」的一年。在中国,正值宋徽宗赵佶统治。但公元纪年法还没被发明,所以这个特别的数字纯属后人视角了。
那公元零年呢?没有这个说法,而是公元元年,其实是公元一年,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作为元年算起。
这一年,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封孔子后裔为褒成侯,从此孔子正式登上中国传统社会的神坛。[维基百科]
再远点的,公元前 1111 年和 1000 年 ,则分别是中国的商、周时期了。
前前后后,不过 4 个数字的组合,其跨度已是人一生无法追及的。在它们面前,我等皆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