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那些事儿》中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历史,而是一个人..

茶仙 6天前 14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账号:忘己新生(xinshengxuexi)
请注意:无需授权即可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子:读书读到一个人
 
不久前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
 
我发现自己容易出现一些偏见,下意识的偏见。自己时常会凭借着自己对一个名字,或者一段简介,或者一张照片产生对其整体的一些错误判断。比如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最开始的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真实性欠缺的小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抖量,书也不可名评。
 
直到读了,才真正了解到了这是一本以正史为基础的白话文式的运用了小说笔法的讲明代史的书籍。
 
那些历史人物,他们都按照他们那个时候的环境做着自己的各种选择,然后成为了历史。这些历史是固定的,但是在成为历史的过程中,他们也经历着种种偶然与必然的变化。
 
然后不记得是哪一天,读到了王守仁,我一看名字觉得好熟悉,但一时也想不起来是谁。不过,后面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就是王阳明啊,怪不得这么熟悉。
 
王阳明,被称为圣贤。而中国历史大家公认的另一个圣贤是孔子。关于王阳明的故事我是才从《明朝那些事儿》中读到,一读就发现这个人真的太牛了。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四大家。书里面讲了一些他的传记,虽然并不多,但是已然是一个传奇了。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认准了这是一位千万不能惹的人。
 
有一句话也非常让我触动,就是:他苦苦追寻的是什么?不是权力,不是财富,不是名望,而是智慧。当他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终于在龙场悟道。我其实并不能够理解悟道,毕竟我自己没有经历过,只是听说过,所以并不了解其中的奥妙之处,但是我知道这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境界。
 
我现在也终于能够反驳一些人,那些人曾经说过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名和利,虽然我并不这样认为,但是我也一时没有找到答案。而我也在读书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答案,人生在世也可以为了获得智慧。除了名和利,当然会有更多的比这两个好的事物。
 
王阳明创立了心学,而我之前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以至于我并没有认真去了解过。现在看来,我需要自己亲自打破这种偏见,让自己去了解一下他的这门心学究竟是什么。
 
 
了解: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
 
我并没有看过王阳明先生的文集,不过,我对于这个人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我也并不清楚这个人能否改变一些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不过我去了解了王阳明心学,让我也产生了一些这方面的思考。
 
第一个认识是:心学并不是唯心主义学说。唯心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心学并不是。心学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然后去知晓世间中的道理,并且通过践行来获得真理。
 
第二个认识是:心学的精髓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我发现我以前的关于知行合一的认识太肤浅了些,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理解到知行合一的意思。我以前的认知是知道了然后要做到,也可以理解为知道了道理然后实践了道理,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光是这种通过了解道理然后再去实践就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我认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人真的很牛了。这就是我之前理解的知行合一。
 
不过,现在我重新了解后认识到他们所传达出来的知行合一的意思:知和行是互相存在的,有知就有行,有行就有知。知和行存在着必然性。这是知行合一的意思。我们因为以往的知导致我们现在的行,而现在的行又形成了引起未来的行的知。这是我的理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是王阳明先生最后的传道,也是他自己所说的所传道之核心。我不认为我能够一下子了解,但通过自己以往的认知来理解,结合今天所看到的,所认识到的,我也可以试着去理解一下:
 
人生而平等,并无善恶之分,也无法区分善恶。
我们通过整个世界对我们自己的反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反馈,我们得到了这些知,而这些知指导着我们的言行。通过世界的反馈,我们能够区分善恶,这应该是大脑中的知和行的积累,也就是意识或者说经验去区分这种善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么也就是说自己还是有良心的,有良知的。
最终要做的是什么——致良知,也就是为善去恶。而且自己要不停地去实践,不停地获得经验,来让自己去不断地达到这种致良知的知行合一,在为善去恶的实践中获得知,然后再去指导自己继续为善去恶,形成一种正向循环,不停地追求真理,追求真我。但是最终你如果要作恶,那么因为对恶的知也是不断地积累的,你恶的行也会变得越来越多,那么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负向循环。
所以王阳明先生要说为善去恶,致良知。心学的精髓我的理解是:知行合一,一定是为善去恶,致良知的,而不是善恶不分,甚至去做恶的。
 
心学就是:知行合一,为善去恶,致良知。
 
 
思考:顿悟并不能释放大招
 
再谈谈我对于顿悟的理解。
 
之前的认知是:顿悟了,这个人就仿佛拥有了各种绝技,获得了终极大招,可以一招制敌了。
 
现在的认知是:顿悟并不能让你释放大招,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你如果顿悟前什么都没有,那么你顿悟时也是什么都没有,你顿悟后也是同样的什么都没有。在那一瞬间,顿悟只能说自己的认知升级了,思维方式、思考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根本上的改变,但是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大招可以释放。
 
只能是在顿悟之后的行为,才能够改变原来的没有大招的状况。
 
顿悟是一种时刻,一瞬间。
 
接下来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践行。
因为知行合一,所以顿悟之后的行就不会再同以前那样了,而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旁人眼里甚至会觉得怪异。不过,最终的实践结果会告诉旁人这个人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比如我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就发生很大的转变。
以前认为知行合一很难,而现在认为知行合一是必然。
以前认为的知行合一是一种方法论,也就是知道了某个道理有用然后要去做到;而现在认为的知行合一是一种规律,知和行互相作用,行是因为知,知影响行,有行就有知,有知就有行。
 
这一认知上的改变,现在我也不能够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顿悟,但是,我自己也会觉得这种认知上的改变非常让人吃惊。这种认知会指导我的行为,也就是我的行为是因为这个我对“知行合一”这一认知上的改变所获得的知。或者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我的行为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但是我潜意识里的知已经在指导我的行为。
 
我对自己的感知一直是在更新的,所以,我不会觉得自己的变化会有多大。我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着自己,所以变化并不会太大。偶尔出现了大的变化,但是呢过一段时间我会习惯于这种大的变化,可能甚至会忘记之前我对自己的感受。
 
我相信,只要再反复地行并积累知,那么自己会发生一些很大的改变,当然,这种很大的改变是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比现在。做个类比就是可以想象一下那些许久未见的旧友对自己现在(或者未来)与过去他眼里的对自己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
 
顿悟就像把一粒种子种下去的瞬间。之后便是种子的故事了,它在心中种了下去,然后它逐渐生根发芽,并且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而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说之前的那一瞬间是顿悟了,而不是突发的奇思妙想。
 
 
知行:做什么与不做什么
 
做什么是因为以前的知,而不做什么也是因为以前的知。
 
如果一件事情,从没有做过,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以前的知约束自己不能做,第二种情况是没有做过的知推动影响自己去做,第三种情况是做了另外的事情没有时间去做。
 
简单说说第三种情况,什么时候才会去做呢?当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的时候,不得不做的时候,比如deadline,比如做了会发生非常重要的改变,比如有了重要的变化。总结下来,就是不得不做了。这种情况可以简单理解就是拖延症犯了。
 
我有了这种想法,但是却无法让我去做,是因为我把时间用在别的地方上去了,且我没有不得不做的理由,于是就一直拖延。这种就叫做知道了但是不做。但是也确实是符合知行合一的。
 
第三种情况,也有可能永远也不会去做。大脑里面存在着非常多的想法。这些想法产生的知,是否都会一定促成行或者产生行呢?当然是不一定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小时候会被要求写“我的理想”这篇作文。这就是我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想法(当科学家),到现在也依然没有产生行动。
 
总结下来就是:我每一次的行都是因为我以前的知,我每一次的不行是因为以前的知引导我去做不同的行去了。当然我由不行转到行,那说明是过去的知又让我行这件事了。
 
罗翔在《刑法学讲义》后记里面有两句话:
1)控制自己内心的张三,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你无法避免心动,但千万不要行动。
2)思想与行动并存,我思并不代表我在,我动方能印证我存,在每个个案中坚守法治的精神。
这两句话跟我上述的观点是类似的。实践才能够检验自己的认知,才能够确认自己的认知,才能够积累自己的认知。如果光是有认知,没有行为,那么就无法产生新的认知,也无法产生新的行为。
同时,罗翔所说的隐藏的败坏,在人心中当然是会有这些不好的认知、想法存在,他说你无法避免心动,但千万不要行动,就是非常重要的了。有这种想法不是最可怕的,这时你千万不要去行动,一旦行动,就会陷入知行合一中去,所以,就很大可能会越来越堕落,越来越走向深渊。所以是:有了这些想法然后付诸实践了才是最可怕的。比如吸毒,只要一旦吸毒,那么大概率就会陷入负循环之中,就会堕落,就会走向深渊。这也是王阳明所说的为善去恶,致良知。知行合一必须要结合为善去恶,致良知,否则就可能误入迷途之中。
 
思想是与行动并存的,这个也跟知行合一相吻合。
 
当然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键在于行动而不是行动之前的思想。
 
婴儿时期的孩子也总是先产生的行动,然后才逐渐积累出来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或者说叫做思想。最后思想与行动并存,不断地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思想和行动,然后让自己变成了现在这个人。
 
既然知道了这一规律,那么我能够思考的方向也就变多了,行是因为知,不行也是因为知。做一件事是因为知,而不做一件事是因为知与不知。当然,因为不知而不做一件事是很明显的。
 
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同一体的,但有了行为之后才能够闭环,才能够说知行合一。
行产生的知会去促成行,行产生的知也有可能让自己不再去行。比如,小孩子去碰点燃的蜡烛,蜡烛的火苗伤到他的手指之后,他便不会再去碰点燃的蜡烛,除非他没有痛觉。这里的知产生的不再去行的现象,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体现,也就是行为产生的认知会带来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可以与原来的行为相反,也可以与原来的行为相同,这又主要看这个认知是什么样的。
也就是说不做一件事也可以理解为另一层面的行。因为知产生的不行也会产生知,从而让自己积累知,并指导下一次的不行。
 
因为不知产生的不行不会产生知,直到外部因素让自己知道自己不知不行,于是产生知。
 
乔布斯曾经说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你不能做什么。真正的专注,并不是把精力放在必须重视的事情上,而是要对另外100个好主意说“不”。
 
这是一种知。
 
知行合一,为善去恶,致良知,这几个字不能够舍弃任何。知恶而不行,便是去善,这样产生的知会让自己继续不行,这里我可以理解为就是不做恶事,但是首先还是需要知道什么是恶,前提是知恶。恶也可以从广泛意义上面去理解。去恶与为善一样,都能够致良知,都能够让良知变得越来越良。

改变: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养成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循环。
 
先说一个日常的习惯,比如刷牙这件事。早晚刷牙,这种习惯的行为已经形成了潜意识了,早晚不刷牙就是会心里不舒服。
 
另外的,我们都知道玩游戏很浪费时间。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总是会让自己不经意间重复去做。这样也就让自己形成了潜意识,让自己在固定的时间做着这件事,自己觉得非常自然,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日复一日,时间流逝,自己竟然没有任何的察觉,因为日常的浪费时间感觉再平常不过了。
 
不过大脑如果在不断地升级,那么终究会感觉到这种情况不对劲,以至于会出现一些行为举措来改变自己。
 
但,浪费时间的行为不会因为停止了玩游戏而停止,因为玩游戏只是其中一种可以吸引你浪费时间的东西,还有很多诸如热点新闻、短视频、临时的吸引等等都会让你每天都沉迷于网络之中。这些能够吸引人类的算法比游戏要厉害得多,加上现在互联网的发达,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基本上自己就可能会被各种信息给吸引然后会习惯性地任由自己被吸引而没有任何的不适感。
 
习惯的力量,在我看来是知行合一形成的积累效应,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总是在循环。
 
打破正向习惯总是容易,打破负向习惯总是很难。为什么会如此呢?负向习惯大多数是大脑并不需要思考的行为,所以,打破负向习惯,减少了大脑不思考的时间,大脑就需要思考,也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所以,大脑不愿意,让自己感受到一些痛苦,从而让自己继续增加不思考的时间,减少思考的时间。因为要形成正向的习惯比形成负向习惯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能量,所以更难。
 
人的本能就是会选择更轻松的、更不用消耗能量的行为去做。
 
坏的习惯比如有吸烟、喝酒、拖延、打游戏、刷综艺、刷信息流等等,好的习惯比如早晚刷牙、锻炼、读书、学习、写作等等。形成一种坏习惯的时间总是比形成一种好习惯所需要花的时间短很多,而相反的是,打破一种坏习惯的时间总是比打破一种好习惯所需要花的时间长很多。
比如我们每天都会拿手机,现在这应该已经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了,不需要做任何的思考,自己就知道自己会打开什么样的界面,被什么样的界面所吸引,被什么样的信息所吸引。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如果善用习惯的力量,那么自己会越来越成长,而如果被习惯的力量所支配,那么会陷入那种无法逃离现状的状态。
 
知道与做到之间确实有着一道很难跨过的鸿沟。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去想方设法做到会形成正向习惯的行为,可能不完美,但是一定要去做,这样子才能够慢慢积累这些行产生的知,才能够正向循环起来,不断地积累,慢慢也会养成正向的习惯。
 
我想要用“无限靠近”这个词,让自己无限靠近去做那些好的习惯行为,然后也会产生一些镜像神经元,也会产生一些知。这样的积累会让自己从量变到质变。
 
所以,要让自己去好好利用习惯的力量,去让自己多形成正向的行为习惯循环。

最后:持续践行
 
关于“知行合一”这一认知的改变也与其他的认知相互关联,促使我发生了行为上的改变。
 
我开始结合《把时间当作朋友》中的“一切都靠积累,我们不能够管理时间,我们只能够管理自己。”以及《奇特的一生》当中介绍的柳比歇夫的一生关于时间花销的记录方法来让自己行动。记录时间花销,然后持续践行。
 
当我发现在21年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完成了年前定的很多的计划时,不免也感到愉悦与兴奋。
 
但,我知道,这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我也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未来我回望当初从《明朝那些事儿》中最重要的收获时,想到的不是那些历史,而是王阳明,还有他的知行合一,为善去恶和致良知。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