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对现在的互联网言论环境有什么看法呢?


刚刷到了个视频《关于抽象话的深度研究:为什么我们无法在网上好好说话?》

对此颇有些感慨,并附上笔记和个人的感想。
起源:

起源于各种互联网圈子:直播间、论坛等等。处于同一个环境的人们的共识形成了小圈子黑话。

原因:

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社会大部分人的情感需要,一种普遍的共情。这也是能够判断一个词,其生命力和强度的一个标准

发展:

按照传播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小圈子黑话:首先诞生于小圈子,是外人难以理解的黑话
线上常见:出现在评论区或弹幕成为社交网络的常用语
日常交流:如果这个词足够强,开始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日常交流
人尽皆知:人尽皆知的大众语言、甚至是官媒用语
已经消亡:这种消亡处于各个阶段之中,任何一个词都随时有可能过气

共性:

省力(缩写、谐音):大多数的词相比于原有表达形式更简短,而这种省力体现在键盘上,比如zsbd、yyds,
但是也有费力的用法,这是形式上的膨胀,这不得不牵涉到语义的弱化现象。

流行语的语义弱化现象:

一个词被用的越多,原有的意思就越弱。
语言本身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词义弱化、夸张的用法、滥用,再回到词义弱化,如此循环,演化,甚至于变成一个句子。在循环中被消耗的词,就会进入消亡阶段。
即使是表情包也会陷入词义弱化,甚至反转的现象。

根源:

现代互联网,环境开始恶化,逐渐放弃思考,开始攻击。 然而网仅仅只是场所而真正地根源在于人,现代年轻人的压力变大,现实生活中无处发泄,而网络的匿名性时个相当好的途径,所以只能在网上宣泄情绪。
比如,知乎经典反思怪,曾经何尝不是兔子,当他们悲观地发现现实无法改变,就会陷入虚无主义进而导致享乐主义,最终成为乐子人。
对我们每个人造成的影响:当一个高强度在网上冲浪的人,习惯了语义弱化后的环境,他的日常交流也会附带种种抽象词汇,如果不抽象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无法交流,然而这种交流对于一个不怎么上网的人看来是很具有攻击性的。设想一下,要是跟你交流的对象回个“6”,你如何跟她继续进行沟通?于是失去了一段友谊。

一个现象:

在热门社交平台上人们的攻击性越来越强,比如:知乎、微博。有人调侃,还是黄色论坛才是真正的净土,有很多“感谢分享”“好人一生平安”如果真正渴望交流应该去找寻有门槛的小众论坛。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