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拿起笔想在纸上写些东西时,却更多的像是在无病呻吟。总想着写下一些什么,来证明我思想过,又不知该如何说起,也不知怎么将杂乱无序的思想整理成可阅的文字。就拿我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来说,最近间歇地感到“无所事事”,打开电脑习惯性的刷起了视频,或者一边挂着工作学习用的 word 文档,一边又将视线挪到了别处。也不是说没有事情可以做,只是对压了许久地事情没有兴趣,或者说没有动力去完成罢了。这段日子每天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虚度着这“岁月静好”,若真是这样,也不会在此看到这些话了。自我不断地开导着,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去封闭自己来排遣着随时间推进不断涌来地工作压力。有些时候我也会强迫自己静下来去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但还是面临着打开电脑不做事情的问题。不想做,那么原因是什么?想干什么?想打游戏、想刷视频、或者发呆也挺好,总之就是不想工作。
我最近看的一本心理学关于动机的书给我了一些思考和启发。我想要的是工作完成后的结果,只是希望能够完成这件事,而不是想要完成它。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大脑不能接收到正向的反馈,从而失去继续激励事情完成的动机。所以会刻意地回避工作这件事,同时又会因为工作是有时间期限的,时间的紧迫感会带来压力,面临压力的到来,会下意识地寻找一些方式方法来排解这种焦虑,除非时间上地紧迫,否则不会通过完成工作这种方式,而是以其他的形式。从刷视频、打游戏这种行为中,大脑能够接收到其带来的积极反馈,同时暂时性地遗忘焦虑。在焦虑-遗忘-再焦虑-再遗忘这种不断地循环下,能够带来积极反馈的行为会更加占据行为中的主导,我也彻底地失去了做这件事的动机,并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找着说辞。在这个过程中,会不间断地受着截至时间这个达摩克里斯之剑的影响,从而出现间断性的“无所事事”,伴随而来的空虚感。
拯救这种情况的外在办法就是截止日期,随着日期的临近,人的动机会更加的旺盛,虽然在工作时候接收不到反馈,但是在做完之后会受到正向的激励,长期压抑的情绪也得以释放,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愉悦之感,或许和性释放的快感相差不多,虽然强度不如,但盛在持久。而解决这种情况的内在办法就是自我驱动,要为自己找一个动机,并且在过程中,能够使大脑偶尔分泌出多巴胺,以达到不断地激励着当前行为的结果。而这种行为的难度,对于自身来说都是较为困难的。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能够用合适的办法让员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时还保持着积极的情绪,或许这才是管理学应该研究的领域。相比之下,科学管理、计件工资什么的对于员工的利用相差一筹。依我愚见,应该还有不少资本家将泰勒的理念奉为瑰宝。我想这都是在当牛做马,那么既定无法更改,做个不用自己找乐子就能快乐的牛马也不错。如果说有朝一日,我能找到相关的管理方法,发个一区应该没问题吧!